冯汉江,1954 年生于武汉,祖籍汉川。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监利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创办荆南书画学......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5个部分......
佛山市侨务局局长顾楠在展览揭幕式上表示,希望出席活动的各位乡亲朋友一起,在此次展览中砥砺赤子侨心、桑梓情怀,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
2022年已临近尾声,本月底杭州拍卖季将正式拉开序幕,浙江佳宝2022秋拍也将于12月29日盛大启幕。本次秋拍在佳宝征集团队的努力之下,寻访全国各地藏家及国营文......
王京盙(1922—1996) 字劲父,号澄翁,又号铁翁,别署守正楼主、宝敦楼丁、力学斋主、慈湖外史。原籍浙江镇海,生于杭州。当代海派书法篆刻家、收藏家。曾任中国......
四王画派是中国清代绘画史上一个著名的绘画流派,其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因四人皆姓王,故称四王。他们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技法功力较深,画风崇尚摹古,不少作品趁于程式化。王翚、王原祁一度出入宫禁,烜赫南北。前者综合宋元各家各派,缔造一套体例完备的画格;后者把元代黄公望一系,糅和实质,融化精神,亦一成就。“四王”对清代和近代山水画有深远影响。
四王画派王时敏代表作品《仙山楼阁图》
中 文 名:四王画派
时 代:清初
分 类:中国画流派
特 点:以"元四家"中黄子久的"恬淡平和"
代表人物: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四王画派是以"元四家"中黄子久的"恬淡平和"为最高审美标准,追求无一点尘俗之气,一时学者风从,造成"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局面。按年龄长幼"四王"的排列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受到皇室扶值,是朝野共赏的人物 ,成为清初画界公认的正统派。他们的画风影响中国画坛数百年。
"四王"画派特点:“四王”山水画的总倾向是摹古,他们对深究传统画法,表示“唯此为是”。这一派的山水画家,在摹古方面,确是身体力行,他们步履古人,于临仿逼肖上边,下足了实实在在的功夫。他们有泥古之弊,但在摹古上也总结了前人的笔墨方面的经验心得,对于绘画历史遗产的整理和研究,不能说是毫无贡献。
四王画派的追随者很多,例如之后出现“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玖),还有“后四王”(王三锡﹑王廷周﹑王廷元﹑王鸣韶)等。四王所推展的文人画风,虽将笔墨技法带入更深度的发展,如干笔渴墨、层层积染的表现推至极限,为书画艺术开创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有不良的影响至今。举凡书画艺术的呈现,虽仍以“笔墨”技法做为优先强调的重点,但最大的缺失,在于一味的崇古仿古,忽视亲近体察大自然的造化,缺乏反映真实的现实感受,这不良的影响,便是构图了无新意、题材乏善可陈,不仅限制清代文人艺术的眼界,更阻碍艺术创作生命的发展。于是论及后世书画家的弊病,莫不是因四王影响下,所形成的消极无趣、无病呻吟的创作态度。
版权所有 © 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浏览本站
Copyright © 2001-2025 www.dcfs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