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江,1954 年生于武汉,祖籍汉川。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监利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创办荆南书画学......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5个部分......
佛山市侨务局局长顾楠在展览揭幕式上表示,希望出席活动的各位乡亲朋友一起,在此次展览中砥砺赤子侨心、桑梓情怀,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
2022年已临近尾声,本月底杭州拍卖季将正式拉开序幕,浙江佳宝2022秋拍也将于12月29日盛大启幕。本次秋拍在佳宝征集团队的努力之下,寻访全国各地藏家及国营文......
王京盙(1922—1996) 字劲父,号澄翁,又号铁翁,别署守正楼主、宝敦楼丁、力学斋主、慈湖外史。原籍浙江镇海,生于杭州。当代海派书法篆刻家、收藏家。曾任中国......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张建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昕,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张凌浩,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周伟为刘西洁、吴锦华、张建平、贾广健、徐青峰、黄小玲、龚循明、眭龙俊、管峻、穆家善10位优秀艺术家颁发证书。
图为座谈会嘉宾与优秀艺术家合影。人美社供图
座谈会上,与会的优秀艺术家群体、艺术高校、文艺评论界、媒体代表围绕“艺术家精神”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艺术家精神是什么”“如何发扬艺术家精神推动艺术创作”“如何在美术教育中体现艺术家精神”等问题。
翟惠生表示,从新闻的视角看,人美的这次活动十分有意义,含金量非常高,主要体现在政治含金量、艺术含金量、大众含金量、市场含金量四个方面。
周伟指出,从艺术本身的角度来讲,艺术家精神就是写意精神。将艺术放在时代大背景下,“中正大雅、朴真至美”的“人美精神”和艺术家精神完全契合。“中正大雅、朴真至美”就是艺术家精神,这一精神可以细化为十二个方面: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胸怀天下、民族情怀、热爱生活、神居胸臆、积淀丰厚、真情炽热、展现个性、雅俗共赏、体验幸福、终身超越。研讨成果对当前美术界如何提高创作水平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人民日报》文艺部部务委员、美术编辑室主任徐红梅表示,“发现优秀艺术家”作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一项重要艺术活动,体现了人美社颇具时代感的传统延续和突破创新。“发现”这个词汇特别有时代感。以“时代之眼”发现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作品是出版社的重要职责。
优秀艺术家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认为,“发现优秀艺术家”系列活动的开展,表明人民美术出版社已经开始关注工艺美术界了,希望人美社能够持续地、宽泛地予以关注,不只限于陶瓷艺术。工艺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工艺美术的人,不但要有美术的基础,还要能够掌握各种工艺技巧,同时要合理利用材质,工作量是多重的。通过人美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关注工艺美术界,一起为中华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作为2022年“发现优秀艺术家”活动的收官之举,“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和“传神·日新——青年艺术家作品展”集中呈现了2022年人美社“发现优秀艺术家”系列活动的成果。人美社从绘画、书法、工艺等领域遴选展出了10位优秀艺术家和66位青年艺术家的精品力作15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书法、篆刻、瓷画、陶瓷艺术等种类,从中可以一览中国美术的时代面貌,品味其中蕴含的艺术家精神。
版权所有 © 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浏览本站
Copyright © 2001-2025 www.dcfs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