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RT INFORMATION

世纪大采风
  • 18 2024-07

    冯汉江与万鸭鸣春秋......

    冯汉江,1954 年生于武汉,祖籍汉川。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监利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创办荆南书画学......

  • 11 2023-12
  • 18 2023-10

    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

  • 24 2023-02

    以新时代艺术家精神......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 05 2023-01

    著名艺术家谢稚柳、......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5个部分......

  • 19 2022-12

    “旅美乡亲马承宽博......

    佛山市侨务局局长顾楠在展览揭幕式上表示,希望出席活动的各位乡亲朋友一起,在此次展览中砥砺赤子侨心、桑梓情怀,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

  • 15 2022-12

    500余件精美艺术......

    2022年已临近尾声,本月底杭州拍卖季将正式拉开序幕,浙江佳宝2022秋拍也将于12月29日盛大启幕。本次秋拍在佳宝征集团队的努力之下,寻访全国各地藏家及国营文......

  • 15 2022-12

    王京盙百年诞辰:看......

    王京盙(1922—1996) 字劲父,号澄翁,又号铁翁,别署守正楼主、宝敦楼丁、力学斋主、慈湖外史。原籍浙江镇海,生于杭州。当代海派书法篆刻家、收藏家。曾任中国......

在刘海粟美术馆,看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
来源: | 作者:互联网 | 发布时间: 1256天前 | 582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3日至26日,“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艺术家康青、高珊和周胤辰与德国艺术家葛星(Stella Geppert)、文妮尔(Nicole Wendel)和温斯雅(Saskia Wendland)共六位艺术家,融合其行动绘画、雕塑装置、表演影像和草稿文献类的33组近百余件作品。该展览是由刘海粟美术馆、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主办的中德艺术交流项目。

12月3日至26日,“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艺术家康青、高珊和周胤辰与德国艺术家葛星(Stella Geppert)、文妮尔(Nicole Wendel)和温斯雅(Saskia Wendland)共六位艺术家,融合其行动绘画、雕塑装置、表演影像和草稿文献类的33组近百余件作品。该展览是由刘海粟美术馆、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主办的中德艺术交流项目。



展览现场

时间闪回。回到2020年11月8日下午3点的刘海粟美术馆和当天上午8点的柏HAUNT艺术空间。在冬日的暖阳里,中德双边的空间内成功地跨境展开了一场名为“间有小憩!快闪!”的公众参与体验活动。两块同时俯拍和即时连线的镜头摄取到由66个白色塑料盒所组成的长形矩阵中罗列着的植物、锡箔、纱布、瓷泥、透明皂、海绵等日常物品,不断地在公众的参与或者引导之下发生实时的变化,并形成一段由人和物在时间的引导下而建设出的物体剧场和时间地图。

一年之后。2021年12月3日至12月26日,中德联合共创的一段艺术时间将在刘海粟美术馆里再次驻留。历时两年有余,继续“快闪”活动的篇章,由刘海粟美术馆和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的中德艺术交流项目“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终将以近一个月的“慢闪”模式,携中国艺术家康青、高珊和周胤辰与德国艺术家葛星(Stella Geppert)、文妮尔(Nicole Wendel)和温斯雅(Saskia Wendland)共六位艺术家,融合其行动绘画、雕塑装置、表演影像和草稿文献类的33组近百余件作品集体亮相刘海粟美术馆。

《床垫》  高珊 中国

16.11.2020 – 7.8.2021 温斯雅, 德国

核心绘图10号 文妮尔 德国

“小憩”可能是一次呼与吸的悠忽之气,也可能是由此刻滑行到彼时的感官之度。“间有小憩”既反映人类在社会中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消耗)的时间支配,也反映艺术家们对于时间不同存留状态的追问。时间对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来说,意味着什么?艺术实践通常在怎样的时刻开始启动?我们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感受时间的现场流逝?国际间的艺术对话如何克服时差,在文化的互为关系当中达到共时的有效和平衡?展览“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的标题逻辑由一个短暂的停留时间而切入哲学思考,并试图推动你思考的齿轮。在持续了两年的艺术交流和哲学探讨当中,来自上海的杨俊蕾和来自柏林的戴伊芮(Iris Dankemeyer)两位哲学家以及来自上海的策展人张婷也以持续的思想交锋,赋予和“时”“间”“小”“憩”四个字极为丰富细腻而深入浅出的观测视角和分析维度,不断向六位艺术家们的创作对话提供动力源泉和实践策略。这些基于感知和思考的脑力活动曾以丰富的线上协作而展开,比如“媒体托管”项目、“中德60秒”视频、“线上马拉松”和“远程互访”等行动单元,将六位艺术家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转而以沉淀式的“慢创作”来探讨时间和时间性的设定目标推向极致。

江南  周胤辰 中国 

“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在特别的语境之中,以一个看似超长和超常的国际协作项目的姿态而不断地调整工作方法,并最终获得了自适应的能力。这是由中德主办方、策展人、艺术家和哲学家们所共同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应对姿态和学术思考,也是该项目的动人之处。因此,我们期待再次站在展览现场,邀请公众共同参观和体验来自中德两国优秀的创作者们如何用她们的生命时刻来点亮不同的艺术畅想,来映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共情和共融。

展览信息

展览标题: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

主办单位:刘海粟美术馆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出品人:鲍薇华 郝立夫博士

项目总监:靳文艺 张宇

项目负责人:陆嘉颖 沈星成

艺术家:康青 高珊 周胤辰 葛星(德国)文妮尔(德国)温斯雅(德国)

策展人:张婷

学术主持:杨俊蕾 戴依芮

项目统筹(以姓氏笔划为序):王静 李学东 赵纯 赵姝萍 洪亮 胡怡慧 戴左海

展览日期:2021年12月3日—12月26日

展览地点:中国上海延安西路1609号,刘海粟美术馆1/2号厅

感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贺德满总领事以及文化新闻领事韩茂良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