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RT INFORMATION

世纪大采风
  • 18 2024-07

    冯汉江与万鸭鸣春秋......

    冯汉江,1954 年生于武汉,祖籍汉川。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监利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创办荆南书画学......

  • 11 2023-12
  • 18 2023-10

    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

  • 24 2023-02

    以新时代艺术家精神......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 05 2023-01

    著名艺术家谢稚柳、......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5个部分......

  • 19 2022-12

    “旅美乡亲马承宽博......

    佛山市侨务局局长顾楠在展览揭幕式上表示,希望出席活动的各位乡亲朋友一起,在此次展览中砥砺赤子侨心、桑梓情怀,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

  • 15 2022-12

    500余件精美艺术......

    2022年已临近尾声,本月底杭州拍卖季将正式拉开序幕,浙江佳宝2022秋拍也将于12月29日盛大启幕。本次秋拍在佳宝征集团队的努力之下,寻访全国各地藏家及国营文......

  • 15 2022-12

    王京盙百年诞辰:看......

    王京盙(1922—1996) 字劲父,号澄翁,又号铁翁,别署守正楼主、宝敦楼丁、力学斋主、慈湖外史。原籍浙江镇海,生于杭州。当代海派书法篆刻家、收藏家。曾任中国......

“绘画,让他重新开口说话!”这有一场孤独症青年书画作品展。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881天前 | 13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第31个国际残疾人日即将来临之际,青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青岛市残疾人文化促进会、青岛市图书馆、FM96.4青岛文艺广播、青岛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共同在12月1日—12月10日举办“星秀逐梦艺术作品展”,展出140幅孤独症青年书画作品。

在第31个国际残疾人日即将来临之际,青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青岛市残疾人文化促进会、青岛市图书馆、FM96.4青岛文艺广播、青岛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共同在12月1日—12月10日举办“星秀逐梦艺术作品展”,展出140幅孤独症青年书画作品。

孤独症青年努力地表达,介绍自己的作品。

12月1日,该展览正式在青岛市图书馆一楼展厅开幕,赶来观展的市民纷纷赞叹这些孤独症患者孩子的画作精美,以及感叹他们创作的不易。

21岁的朱朱就是这些创作者之一,现场战场展出了他近十幅作品。朱朱的妈妈刘淑兰今年60岁,在展览现场不停地为所有的孩子忙碌着,据了解,该展览从孩子们的展前创作,到布展和开展,她是承担工作量最大的那个人。刘淑兰告诉记者,他的孩子朱朱初二那年患上了抑郁症,整日在家哭泣,随后逐渐失语,之后就再没怎么说过话。

展出的布艺画令人眼前一亮。

“记得朱朱刚来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时还是不说话,但那温馨的环境和其他孤独症孩子对他温馨的问候给朱朱带来了好转。”刘淑兰说,2年前中心的国画班开班,聘请的国画老师每周来给孩子们上一节课,刚开始不说话的朱朱就表现出了对绘画的热情,每天很努力地练习,但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们学画谈何容易。

刘淑兰和儿子朱朱

同样爱好绘画的刘淑兰有一点功底,看孩子找到喜欢的事情就决心陪孩子练,国画老师来上课她就旁听,她先学会了再一点一点地帮朱朱和其他孩子练习,练着练着然后就陪成助教老师,为了督促孩子们学好画,他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22个孩子都在群里将绘画作业打卡,有时晚上10点多还有孩子上传作业,刘淑兰不管多晚,都是第一时间回应和批改他们的作业:“一定要赶紧回应他们,保护他们对绘画的积极性,这些孩子特别需要肯定,我希望我的及时的鼓励能让他们在绘画上走得更远一些。”

刘淑兰回忆起朱朱学画的历程,提到大约学了半年画画时,有一天在画画课上,不说话的朱朱突然开口叫了声“老师”,让刘淑兰惊喜不已,之后朱朱便慢慢开始在绘画课上向老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明显开始融入其他孩子,刘淑兰欣慰地说:“感谢绘画让孩子第二次开口”。

一位外国友人对孤独症青年们的作品赞叹不已。

据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主任杨萍介绍,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由同沐阳光部分身患孤独症的青年们亲手创作,共计140幅绘画作品,其中国画68幅,布艺画72幅。希望通过作品架起孤独症青年与社会大众心灵沟通的桥梁,也让社会大众更加贴近了解这个群体。

前来观展的市民拍照。

“孤独症群体也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的平均智力水平只有五到六岁,肢体不协调,但是只要是他们认定的事情就会坚持不懈的去做,从2018年开始接触书画,书画创作改变了他们单调的生活,每天的写字作画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创作的作品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让人充满无限力量,使生活中的琐事变得不再让人焦躁,甚至会让人由衷的感叹我们已经生活的很幸福了,这就是他们的画作带给我们的能量。他们没有非凡的智力,但他们有追逐梦想的勇气;他们没有超凡的艺术细胞,但他们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他们略显稚嫩的笔触,绘制的是充满希望的未来,从他们的画作中,我们能欣赏到的是自信与阳光,能够看到冲突命运阴霾的光束。”

杨萍主任说,孤独症青年们作品的价值,也不仅局限于作品本身,真正有价值的是他们创作的过程与为之付出的努力,是由作品传递出的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内含的那种为了追逐梦想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以及展现出的一种精神无比富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