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RT INFORMATION

世纪大采风
  • 20 2025-06

    对称书法家——谢汝......

    谢汝练,他既是广东铂立好集团有限公司的掌舵者,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与创新魄力,带领企业深耕行业领域,推动铂立好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起行业标杆;同时......

  • 20 2025-06

    书法名家——郑和新......

    郑和新,号东白山人,1960年生。中共党员,从事书法工作40年,2021年光荣退休。

  • 18 2024-07

    冯汉江与万鸭鸣春秋......

    冯汉江,1954 年生于武汉,祖籍汉川。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监利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创办荆南书画学......

  • 11 2023-12
  • 18 2023-10

    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

  • 24 2023-02

    以新时代艺术家精神......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 05 2023-01

    著名艺术家谢稚柳、......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5个部分......

  • 19 2022-12

    “旅美乡亲马承宽博......

    佛山市侨务局局长顾楠在展览揭幕式上表示,希望出席活动的各位乡亲朋友一起,在此次展览中砥砺赤子侨心、桑梓情怀,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

上海博物馆藏品、新中国首次艺术品拍卖会都离不开这对伉俪
来源: | 作者:travel-100 | 发布时间: 1419天前 | 520 次浏览 | 分享到:
谢稚柳先生曾说,“古代书画我们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好好地体会它们。”不只是对于博物馆系统的大力支持,上海政协文史委原常务副主任祝君波提及一段拍卖历史:1993年6月20日,朵云轩拍卖在上海举办新中国历史上首次艺术品拍卖会,谢稚柳先生亲自为首场朵云轩拍卖地首件拍品敲槌,这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意义非凡的“第一槌”,引领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历史性转折。

日前,“高花阁鉴存——纪念谢稚柳陈佩秋伉俪”学术座谈会于上海举办,业界十余位专家共同与会,以将现身中国嘉德秋拍的《高花阁鉴存——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纪念专辑》七件宋元书画为核心,聚焦当代著名画家、鉴定家与收藏家谢稚柳陈佩秋伉俪在古代书画鉴藏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图说:座谈会现场 官方图

《高花阁鉴存——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纪念专辑》共包括郭忠恕(传)《避暑宫图》、马远(传)《松下弹琴图》、赵孟《竹禽图》、马远《松泉高士图》、赵雍《寒林图》、佚名《秋林牧童图》、王冕(传)《梅竹松石图》,或有重要出版著录,或参加过重要展览。其中,郭忠恕(传)《避暑宫图》是本次学术座谈会的焦点。这件《避暑宫图》为立轴,设色绢本,尺寸为174×102cm,有16平尺之巨。钤有八方鉴藏印。

据郑重《谢稚柳系年录》记载“(一九四八年戊子三十九岁)鉴定陈佩秋藏郭忠恕《避暑宫殿图》为真迹。”可知早在1949年前,《避暑宫图》即为陈佩秋先生收藏。


图说:《避暑宫图》 官方图

新中国成立后,此作入存上海博物馆,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入《中国博物馆藏画上海博物馆藏画》第五图,当时被定名为《宋佚名溪山楼观图》,上世纪80年代初退还陈佩秋先生。

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单国霖指出,《避暑宫图》的点叶种类丰富,皴法线条画法古朴,属五代之后,北宋前期作品,毋庸置疑。

画家、古书画鉴赏家尹光华30年前曾看过《避暑宫图》,在他看来,《避暑宫图》是中国绘画史第一流界画之作,代表着中国宫廷建筑界画极高水平,以高明的处理方式令画中元素在画法上达到统一。

当代金石名家吴子建认为,《避暑宫图》画得惊心动魄,其重要性不在《溪岸图》之下。

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顾祥虞回忆起谢稚柳陈佩秋伉俪与上海博物馆的诸多往事,他指出,谢稚柳先生对上海博物馆文物收藏的数量及质量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在上海博物馆14万件馆藏中,国内等级、质量、水准最高的2万多件书画藏品,征集及鉴定都是以谢稚柳先生为核心展开的。同时,谢稚柳先生也在上海博物馆场馆建设、体制改革的两个关键节点里,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不惜“卖画筹钱”,助力上海博物馆建设。

谢稚柳先生曾说,“古代书画我们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好好地体会它们。”不只是对于博物馆系统的大力支持,上海政协文史委原常务副主任祝君波提及一段拍卖历史:1993年6月20日,朵云轩拍卖在上海举办新中国历史上首次艺术品拍卖会,谢稚柳先生亲自为首场朵云轩拍卖地首件拍品敲槌,这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意义非凡的“第一槌”,引领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历史性转折。祝君波指出,当时艺术市场的启动和文物体制的改革,都是谢稚柳先生的支持并亲自到第一线推动的。“正因为谢稚柳先生拍下了朵云轩拍卖第一槌,后来中国嘉德拍卖第一槌就交给徐邦达先生,这也是一种南北呼应。”祝君波说。(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