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RT INFORMATION

世纪大采风
  • 20 2025-06

    对称书法家——谢汝......

    谢汝练,他既是广东铂立好集团有限公司的掌舵者,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与创新魄力,带领企业深耕行业领域,推动铂立好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起行业标杆;同时......

  • 20 2025-06

    书法名家——郑和新......

    郑和新,号东白山人,1960年生。中共党员,从事书法工作40年,2021年光荣退休。

  • 18 2024-07

    冯汉江与万鸭鸣春秋......

    冯汉江,1954 年生于武汉,祖籍汉川。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监利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创办荆南书画学......

  • 11 2023-12
  • 18 2023-10

    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

  • 24 2023-02

    以新时代艺术家精神......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 05 2023-01

    著名艺术家谢稚柳、......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5个部分......

  • 19 2022-12

    “旅美乡亲马承宽博......

    佛山市侨务局局长顾楠在展览揭幕式上表示,希望出席活动的各位乡亲朋友一起,在此次展览中砥砺赤子侨心、桑梓情怀,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

灵石版画,重新激活当代的一种可能性
来源: | 作者:互联网 | 发布时间: 4026天前 | 431 次浏览 | 分享到:
胡斌认为版画怎么介入到当代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实现当代转型,是当下版画艺术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他发现一个现象:坚守于版画固有圈层中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并不十分突出,而由版画出身,跨界从事油画、影像、装置等其他媒材创作的艺术家却获得了很大成功。他结合多位卓有成绩的艺术家以及对此话题有所关注的批评家的访谈、论述,从版画跨界优势、版画地位不显之缘由、版画当代转型之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亮明观点:与其说是版画跨界与转型,不如说是换一种态度和思路来看版画的意义。
  童年记忆之一(版画) 李传康

童年记忆之一(版画) 李传康



  在艺术收藏领域,一向被冠以冷门的版画收藏正在逐渐升温。究其因,有对其本身艺术性的考量,也有价格等方面的因素,此外,一些专业学术机构或美术馆、博物馆不断推出的各类版画展览和艺术活动,对公众了解版画和提升欣赏水平也有积极的作用。

  9月16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省晋中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晋中市文联、中共灵石县委、灵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4第二届中国灵石国际版画双年展”在王家大院(崇宁堡)温泉度假酒店开幕。本届版画双年展有中国、意大利、波兰、荷兰、韩国、秘鲁、美国、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100件作品参展。国内外版画作品数量分别为60幅和40幅,其中11幅为灵石本地版画创作者的作品。

  和上届相比,本届双年展在策展思路上有所调整,参展人数和参展作品更加注重质量,设置的展区也各有侧重,第一展厅展示的是中外艺术家的佳作,第二展厅则侧重灵石本地艺术家作品的推介。展览开幕同时,还举办了“中国版画进万家·美丽灵石行”作品捐赠仪式以及“中国灵石版画奖”的评选和颁奖活动。

  不光看版画,还可逛大院

  灵石是我国著名版画家力群和牛文的故乡。2011年12月19日,力群百岁生日时家乡为其举办了“人民艺术家百岁华诞庆典暨力群美术新馆开馆仪式”等系列活动。同年,力群美术馆迁至王家大院红门堡。牛文曾师从力群,也是我国版画界杰出的老艺术家。2012年,牛文美术馆落户王家大院。

  对于此次双年展,作为中外艺术家的代表,原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宋源文和迪米特里捷·佩契奇都认为,灵石国际版画双年展专业、规范的策展方式和非常高的艺术水平,正是艺术家所期待的艺术活动,灵石国际版画双年展正在成为世界一流的版画展览和文化品牌。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姜陆表示:“中国版画艺委会和灵石县委、县政府共同打造灵石国际版画双年展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版画、欣赏版画、喜欢版画,体现了文化惠民的宗旨。”

  就举办灵石国际版画双年展的目的,灵石县宣传部长王世强认为:一是展示灵石在发展以版画产业为主导的文化品牌,让人们了解灵石的版画渊源及从事版画艺术推广的决心;二是借助版画双年展提高灵石的知名度,让人们知道灵石国际版画双年展;三是逐步通过展览、拍卖、销售版画作品和艺术品,把灵石打造成为除“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之外的又一全国版画品牌。

  版画新问题:划界与跨界

  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了“当代版画的划界与跨界”专题研讨会。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央美院教授康剑飞作会议主持,《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作为学术主持,4位主讲人分别为广州美院艺术管理系主任胡斌、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张新英、中央美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和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鲁明军。

  胡斌认为版画怎么介入到当代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实现当代转型,是当下版画艺术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他发现一个现象:坚守于版画固有圈层中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并不十分突出,而由版画出身,跨界从事油画、影像、装置等其他媒材创作的艺术家却获得了很大成功。他结合多位卓有成绩的艺术家以及对此话题有所关注的批评家的访谈、论述,从版画跨界优势、版画地位不显之缘由、版画当代转型之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亮明观点:与其说是版画跨界与转型,不如说是换一种态度和思路来看版画的意义。

  张新英围绕“媒介的当代性与当代艺术中的媒介”论题展开论述。她认为,近年来版画“跨界”的声音和表现都很迫切,究其根本源于版画的当代性诉求。相对于版画自身的发展逻辑,这种诉求更多来自于外部的冲击,来自于当代艺术渐成主流的今天,版画越来越边缘化的市场和学术位置。很多创作者从一种媒介到另一种媒介转换的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版画的当代性问题。她认为有三点原因:版画没有专业的批评家队伍;批评界无法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切入版画的学术问题;版画在当代艺术市场的层面是缺位的。

  刘礼宾从“版画如何重新获得‘传播’这一核心功能”的角度作了分析:1.既往版画的“复数性”目的在于“传播”;2.困境:“传播”功用的被现代媒体所替代;3.版画重新获得“传播”功能的可能性;4.“传播”功能的重新强调对时下“版画”创作的启发意义。他还提出版画创作者和理论家要具备问题意识,如果能够敏锐意识到一些新问题并处理好,版画现状将有更大改观。

  鲁明军则重探了左翼木刻的意义。他分析了在中国传统木刻和西方现代版画双重影响下的中国不同时代的版画创作实绩,提出“什么是当代版画”“是画种、技术,还是媒介”等问题。他认为,超越媒介,重返现代主义的动力机制,会是重新激活当代的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