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RT INFORMATION

世纪大采风
  • 20 2025-06

    对称书法家——谢汝......

    谢汝练,他既是广东铂立好集团有限公司的掌舵者,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与创新魄力,带领企业深耕行业领域,推动铂立好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起行业标杆;同时......

  • 20 2025-06

    书法名家——郑和新......

    郑和新,号东白山人,1960年生。中共党员,从事书法工作40年,2021年光荣退休。

  • 18 2024-07

    冯汉江与万鸭鸣春秋......

    冯汉江,1954 年生于武汉,祖籍汉川。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监利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创办荆南书画学......

  • 11 2023-12
  • 18 2023-10

    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

  • 24 2023-02

    以新时代艺术家精神......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 05 2023-01

    著名艺术家谢稚柳、......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5个部分......

  • 19 2022-12

    “旅美乡亲马承宽博......

    佛山市侨务局局长顾楠在展览揭幕式上表示,希望出席活动的各位乡亲朋友一起,在此次展览中砥砺赤子侨心、桑梓情怀,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

为何山寨书画院“满天飞”?
来源: | 作者:互联网 | 发布时间: 3911天前 | 462 次浏览 | 分享到:
另一方面,山寨书画院还忽悠了书画爱好者本身。书法绘画本是为了陶冶情操,一旦被忽悠,进了山寨书画院,追名逐利便影响了创作。“我的一个朋友本来就是退休后在家练练书法,不知道加入了什么书画院,还当了院长,非要送我字画,还说升值潜力大。”藏家马先生说,他的这位朋友自打加入了一家山寨书画院后,整个人都飘飘然起来。马先生朋友所呈现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可窥视整个民间书画界的浮躁。

为何山寨书画院“满天飞”?


为何山寨书画院“满天飞”?


书画院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随着书画市场的不断繁荣,民间书画院在近几年大规模兴起。据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研究院主任马建军介绍,“现在协会、企业、个人都在办书画院,保守估计,仅北京就有100多家,全国得有1000家以上。早期的民间书画院确实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办得好的书画院还会为作者出一些作品集。现在书画市场火了,有些人纯粹为了经济利益开办起山寨书画院,给自己封个一官半职,造成伪院长、伪理事现象日趋严重”。这些山寨书画院靠着一些伪大师忽悠刚入门的书画爱好者,或者不懂书画的商人,以谋取私人利益,污染了书画院的整体环境。


两头忽悠 “院长”“理事”满天飞


早前野鸡大学大行其道,扰乱了教育环境。所谓野鸡大学是指一些大学或学院随便向学生颁发证书、文凭等,而这些证书或文凭并不被承认,此类院校又被称为“文凭工厂”。山寨书画院就好似教育界的野鸡大学,进入这类书画院,随随便便就可以被封为院长、理事,不明缘由的人就会因为这些高头衔误认为其作品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一些企业为了附庸风雅也会开办书画院,招聘几个画家、收购一些作品去撑门面。甚至有些山寨书画院会给书画爱好者打电话咨询要不要当个一官半职。在中国书法网上就有网友抱怨说,曾经先后接到过某书画院招录副院长、理事的电话,“刚招完副院长,马上又缺理事了,真是可笑”。


“这些所谓的野鸡书画院会在媒体上打广告,或者自费搞展览,出作品集,跟企业搞联谊,带上作品上门推销。”某画院负责人称,“书画艺术产品本身就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这些伪大师大笔一挥,几分钟就能做好一幅画,好多企业家对书画作品不太了解,禁不住他们死缠烂打,就被这些‘大师’忽悠了。”


另一方面,山寨书画院还忽悠了书画爱好者本身。书法绘画本是为了陶冶情操,一旦被忽悠,进了山寨书画院,追名逐利便影响了创作。“我的一个朋友本来就是退休后在家练练书法,不知道加入了什么书画院,还当了院长,非要送我字画,还说升值潜力大。”藏家马先生说,他的这位朋友自打加入了一家山寨书画院后,整个人都飘飘然起来。马先生朋友所呈现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可窥视整个民间书画界的浮躁。


监管缺失 滋生私立画院乱象


随着书画市场的不断繁荣,近年来从省市到区县,从街道到胡同,各种类型的书画院层出不穷,既有地方的、行业的,又有企业的、个人的,既有挂靠的、独资的,又有民办的、合营的,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水准的书画院鱼龙混杂、名目繁多。审批手续简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如交由代理公司办理,个人申请仅需提供身份证、照片、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如为企业申请,则另需提供相关企业的执照、税务登记证、公章和组织机构代码,无需提交资金和场所证明等。难怪有圈内人士笑称,开个书画院比开个小吃店还容易,小吃店还要有个铺面,还有城管、工商来查。书画院只要挂起招牌,不违法基本就没人管了。


广东书法院院长李远东说,造成民间书画院众多且良莠不齐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没有相关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很多民办书画院的发展完全凭借院长的想法和手段,投资人想如何经营就如何经营,这就使得市场非常混乱。很多民办书画院没有办公地点,只是挂靠在私人公司下面,它们其中的一些只是打着书画院的幌子以谋取私人利益和扩大自己的影响,远远不是以服务大众、繁荣文化艺术为目的。在境外,成立艺术机构或民间组织是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和缴纳相应费用的,组织名称也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意命名。


品牌塑造 需找准自身定位


从古至今,中国就有民办书画院。这样的机构满足了人们对书画艺术的爱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书画的创作和发展。不能因为个别野鸡书画院的存在就将民办书画院一棒子打死。


民办书画院有它应该存在的文化地位,作为公立书画院的有益补充。以往公立书画院缺乏人才竞争机制,几乎所有书画院均“只进不出”,现在包括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等都在尝试改革,激活人才竞争机制。与民办书画院的做法类似,公立书画院采用签约画家、特聘画家等形式引进优秀人才,打破了画院内外及城市间的界限。公立书画院正逐渐打破单一的运作方式,开始依靠项目、创作来为画家提供资金。客观地说,一些民办书画院在办院理念、办院方式上对公立书画院是有影响的,它们的存在促使公立书画院打开大门,与时代的互动性更强,对文化的贡献更大。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梅墨生则表示,纯粹的民间书画院会遵循市场规律,它们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每个书画院建立之初都有自己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商业经营,有的是为了文化消费,还有的是为了创作研究或作为鉴赏机构等,这些不同的目的必然也会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当然也有不同的潜在风险。


要想改变民办书画院的乱象,可以对民办书画院实行备案机制,严格审批,审核固定场所、资金、人员,国家民政部门、文化部门应对民办书画院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同时,书画院本身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推出优秀的书画艺术家,做到以质取胜,塑造良好的画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