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江,1954 年生于武汉,祖籍汉川。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监利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创办荆南书画学......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
人民美术出版社日前举办“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主题座谈会。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5个部分......
佛山市侨务局局长顾楠在展览揭幕式上表示,希望出席活动的各位乡亲朋友一起,在此次展览中砥砺赤子侨心、桑梓情怀,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
2022年已临近尾声,本月底杭州拍卖季将正式拉开序幕,浙江佳宝2022秋拍也将于12月29日盛大启幕。本次秋拍在佳宝征集团队的努力之下,寻访全国各地藏家及国营文......
王京盙(1922—1996) 字劲父,号澄翁,又号铁翁,别署守正楼主、宝敦楼丁、力学斋主、慈湖外史。原籍浙江镇海,生于杭州。当代海派书法篆刻家、收藏家。曾任中国......
徐唯辛,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执行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代表作有《馕房》、《酥油茶馆》、《工棚》、《打工图》、《矿工肖像》系列、《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等。
与徐唯辛见面是在一个雨天,他礼貌地从画室走出很远迎接,粉色的衬衫与短裤给人一种跳跃、清爽的感觉。徐唯辛的画室坐落在人民大学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子里,不大的空间被一分为二,一半为库房,一半为创作室,这对于他那每幅两米多高的画作来说确实有点拥挤。“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给‘众生相’系列作品抄写简历文本,将这些人物的简历直接写在油画的画面上,这种形式在中国以前是没有的。”徐唯辛说。
有心插柳柳成荫
徐唯辛1958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家庭一样,徐唯辛的少年生活一直被贫穷、饥饿和困顿环绕着,这也给他留下了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吃饭很快,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宴会上。“这是当初饥饿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一直难以抹去。因为,当时你不吃快一点,弟弟妹妹或者别人就会把你的那份吃掉。”徐唯辛说,他第一次感到饥饿是1961年,当时3岁,还不知道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大饥荒。“似乎是忽然间就吃不饱了。有一次我和弟弟在邻居家的窗台上发现了一块发黄的东西,很像晒干后的玉米发糕片,由于饥饿,我迫不及待地送进口里就大嚼起来,很快就感觉不对,原来是一块晒干的肥皂。至今,我仍然清晰记得肥皂的味道……”
徐唯辛初三时开始学画,当时正值“文革”,尽管不知道学画的出路在哪里,但由于痴迷,一直不舍不弃。高中毕业后,徐唯辛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去3年。虽然繁重的农活已使人筋疲力尽,但他还是每天坚持画速写、素描,画日出、日落等风景油画。3年间,他把生产队里100多位知青、社员的肖像和生产队周围的风景画了个遍。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他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安美院。“那是我第一次进‘口里’(嘉峪关以东),乘火车走了三天两夜。因为从农村一跃到大学,对比太强烈,一路没合眼。但是到学校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是师范类,除了素描、油画,还要学习设计、国画等,没有专门学我挚爱的油画,很失望,于是暗自下决心,将来要考油画专业的研究生。”徐唯辛说。
1981年美院毕业后,徐唯辛被分配到位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新疆地毯进出口公司,工作与绘画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不甘梦想中断,徐唯辛开始四处联系与美术沾边的去处。一年后调到距乌鲁木齐千里之外的和田地区群艺馆。临走时,一位同事摸了摸他的额头说:“你脑子没病吧?”3年后的1985年,徐唯辛如愿以偿,高分进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全山石、黎冰鸿、胡善余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他的毕业作品《馕房》获奖。1988年,徐唯辛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2000年北上首都,进入清华美院第四工作室,之后调入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而他的艺术创作,也从画西藏、民工、矿工、酸雨发展到画“文革”人物肖像,这样的人生轨迹,怕是连他自己也无从预料。
版权所有 © 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浏览本站
Copyright © 2001-2025 www.dcfs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